主页 > 比特币 > 正文

明文数据不互通 如何实现跨境贸易监管

2020-12-11 16:25

明文数据不互通 如何实现跨境贸易监管

微众银行区块链 40分钟前
  • 明文数据不互通 如何实现跨境贸易监管
  • 1.1万

过去10多年间,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全球跨境经济总量增长超40倍。伴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入新阶段,2019年,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就达到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在跨境贸易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各国对贸易相关数据跨境流通价值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国际社会既欣喜于信息化提升了全球贸易效率、减少了贸易摩擦,同时也清醒意识到其对企业竞争力与国家利益造成的潜在隐患。

据2020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借区块链之力促进全球贸易》报告显示,超70%的受访企业认为,跨境贸易数据交换需要更高的透明度和隐私性。作为现有数据网络的使用者,仅有38%受访组织愿意与业务合作伙伴交换专有数据,其余企业对数据隐私,以及是否能以公平方式利用数据实现经济效益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

另一方面,各国纷纷从监管角度制定和协调关于跨境贸易数据出入境的标准与法规,包括数据跨境流通的多边协定谈判、数据隐私保护条例、数据分级监管模式等,致力于协作构建互惠互利、互通互信、合规有序的跨境贸易数据生态。

跨境贸易数据流通的挑战主要来源于跨境贸易中普遍存在的弱中心化、弱信任、强流通、强监管的多方协作环境。

作为参与跨境贸易的企业,我们应该了解哪些跨境贸易数据相关的隐私风险?采取何种技术手段化解其背后的业务痛点?如何在控制明文隐私数据互通的前提下,使用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技术方案促进更高效的跨境贸易流通?且看本文一一分解。

跨境贸易中的隐私数据

跨国贸易涉及不同国家、不同主体的数据跨境流转及不同国家政策的数据审核。

据联合国贸易便利化和电子商务中心(UN/CEFACT)统计,跨境贸易中每单货物平均要涉及27个进出口企业的40种单证400份拷贝文件,其中不少都属于商业敏感隐私数据,而正是这些数据保障了正常的跨境贸易秩序。

以海关关务员“美丽”的一天为例——

海关新入境一批智能手机,关务员美丽照常进行抽检,通过货物供应商提供的报关信息,一一比对核实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类别等。检查过程中美丽发现,该进口报关单与贸易数据网络中出口报关单所描述的货物类别不符,有走私逃税的嫌疑,便告知相关侦查部门,顺藤摸瓜,一举破获了一宗大型走私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