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的需求已经在Uniswap上得到验证。
今年以来,Uniswap的交易量大幅增长,尤其是8月底的时候,Uniswap的日交易额超过4.26亿美元,超过了Coinbase Pro,交易量增长幅度一度赶超主流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swap与主流CEX交易量增长对比,图片来源:CryptoDiffer
以Uniswap为代表的AMM打开了用户对自托管、去中心化交易的发现之旅:
1,资产的所有权真正归用户所有;
2,算法做市让用户实现了“交易自主和自由”,用户需要兑换代币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而不再受到对手方限制;
3,DeFi间的可组合性让用户资金获得了更多投资敞口,比如,在Uniswap上质押资产,对应的权益代币可以在多个平台挖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放大。
作为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基础服务,DEX和AMM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主流,但目前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DEX(包括AMM类型的DEX)和更大范畴下的DeFi正受制于以太坊网络性能,无法施展拳脚。
以太坊网络屡次碰到吞吐量天花板,交易处理滞缓、gas费用高昂、用户体验糟糕。所以我们看到:
1,交易高峰时期,用户被迫为网络性能买单,或者被劝退,以太坊1.0上的应用、用户、资金被动向其他公链溢出;
2,吞吐量限制和网络阻塞成了黑客最常利用的漏洞,如果不提高网络性能,这个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以太坊2.0远未实现的情况下,Layer2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扩容方案,一些对以太坊2.0数据分片执行不抱期望的从业者甚至认为ETH1.0+Layer2会优于ETH2.0。
ZKSwap,基于ZK-Rollup的AMM
基于此,以ZKSwap为代表的项目提出了Layer2 DeFi的构想。
ZKSwap是基于二层扩容技术ZK-Rollup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它沿用了Uniswap v2自动做市的设计,把Layer1上的交易放到Layer2处理,以此来解除以太坊网络的性能限制。
以太坊1.0平均每秒可以处理10-20笔交易,ZKSwap因为把交易转移到Layer2处理,相当于可以给以太坊网络加上无限外挂,所以ZKSwap在性能上得到了量级的提升,理论上的吞吐量能达到6000笔/秒以上;
目前在以太坊上做交易,GAS费稳定在2美元左右。今年流动性挖矿高峰时期,很多用户有过为一步操作花费几十甚至上百美元交易费的经历。相比之下,在ZKSwap上做交易无需支付GAS费用。
此外,ZKSwap使用的ZK-Rollup技术可以说是目前最优的Layer2解决方案。Matter Labs的 CEO Alexa Gluchowski曾从安全性、性能、可用性等层面对所有Layer2解决方案进行过对比,ZK-Rollup的综合表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