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生态观察,是我们针对 Polkadot 生态内的项目,以不同生态位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的一个专题栏目。Polkadot 是一个扩展性很强的项目,可容纳非常多的生态位,而通过对生态位的观察,我们既可以感知全局,清晰地了解 Polkadot 整个发展情况;又可以观察入微,发现哪些生态位正处于激烈竞争或者一片蓝海的状态。只有更清楚地了解 Polkadot 生态发展的情况,作为投资者、参与者或者研发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住 Polkadot 生态发展的红利。
背景
自从2015年全球知名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封面报道“区块链:信任的机器”之后,区块链可谓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一路高歌猛进,但这条路似乎也并不平坦,中间坎坎坷坷,哪怕现在,依然有不少技术问题或者商业问题困扰着区块链的发展。
2017 年的区块链以突破 TPS 设定为前提,困扰了行业一两年,大家前赴后继宣称自家 TPS 多么的牛,各家也靠该数据来比拼在行业中的地位,但是到了 2019 年,似乎没人再去强调 TPS,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但是 TPS 真正留下了什么念想呢?
大家忽然明白,虽然去刻意比拼 TPS 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摆在大家面前的性能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鸿沟,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人们希望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扩展其原本设定的一些参数,尤以以太坊 2.0 最为突出。
相对的,还有一些聪明的开发者发现了扩展区块链性能的另一个途径,也就是我们现在Polkadot 身上看到的异构跨链,区别于通过把一条马路扩宽的方式,Polkadot 巧妙的使用了增加车道的手法来解决性能问题,由此拉开了跨链的新世界大门。
与此同时,跨链恰好又解决了另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信息孤岛”,毕竟过去几年,各条区块链都在自己生态内拼命努力,但却事倍功半,Polkadot 在解决性能问题的前提下,似乎还可以打通各个“闭关锁国”的区块链生态,而这又是一片新天地……
转接桥是什么?
1.再探 Polkadot 架构
我们知道 Polkadot 异构跨链功能实现的重要角色包括中继链,以及相配合的平行链和转接桥,当然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比较详细介绍过三者的概念和作用,这里再简单叙述下,便于各位理解。
其中,中继链(Relaychain)是负责处理网络中整体共识和安全性的主链,平行链(Parachain)是基于 Substrate 框架做出来的与中继链有相同共识的分片,所以 Polkadot 的跨链本质也归属在“分片”一类,只是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