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倍超额认购,暗盘收涨103%,460亿估值。”
自新三板退市后的一年半,王宁带着他的泡泡玛特再次挂牌港交所,和此前“区区”20亿元估值相比,这一次它更如王者凯旋,身价暴涨21倍后,“盲盒一哥”实至名归。
据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三年内,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同比增长80%、226%、227%;净利润则分别是156万、9952万、4.51亿,短短三年翻了289倍。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泡泡玛特带来“成瘾性”经济的成功。拆盒刹那的“惊喜感”和收集到隐藏款的“成就感”实则是盲盒内Molly玩偶们的制胜法宝。
作为新消费的代表,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与加密社区近期涌现的NFT玩家一样都是一小众的亚文化,因此泡泡玛特在短短几年内成功出圈上市对整个NFT赛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CG卡牌,电子收藏品与NFT
盲盒模式并非泡泡玛特首创,这个市场其实早已火热。作为众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精灵宝可梦早在1996年就开始发行TCG卡牌,日本任天堂公司将皮卡丘、小火龙、杰尼龟等大家熟知的宝可梦形象印刷成卡牌发售,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TCG卡牌的全称是“集换式卡牌游戏”,每一份卡包内都有固定数量卡牌,卡包是不透明的,收藏家们拆包后会获得随机卡牌,有基础款,也有限定款。对于爱好者们来说,集齐基础卡只是初级目标,收集限定款则是不断“剁手”的理由。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精灵宝可梦系列卡牌已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发行语言达12种,全世界累计卖出的卡牌数超过272亿张。
除了精灵宝可梦外,同样大卖的还有日本漫画“游戏王”发售的TCG卡牌,该款卡牌曾在2009年创下过“世界最畅销的TCG”吉尼斯纪录,据数据显示,仅2019年,其销售额高达27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
精灵宝可梦卡包(左)与游戏王卡包(右)
除了TCG卡包外,作为刺激消费的杠杆利器,游戏厂商们也早已将其引入其中,甚至成为拉新、促活的常用手段。在电子竞技游戏远古遗迹守卫战DOTA2中,玩家可以购买珍藏宝箱,开箱后会随机获得饰品,同时会有极小的几率获得信使、稀有套装等隐藏奖励。在网易公司推出的阴阳师手游中更是将抽卡的惊喜感推到了极致,“今天你抽到了SSR么?”一度霸榜热搜,成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纸质卡牌、聚乙烯玩具到电子收藏品,最后区块链化保存在链上,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加密创业者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