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来,以太坊已经达到一系列重大成就:托管数以万计应用程序(DApps);涵盖多种代币类型,总资产价值超过 1000 亿美元;截至 2020 年底,交易总额预计将接近 1 万亿美元。以太坊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部门中的关键要素,也成为大多数稳定币的首选区块链网络。
尽管已经取得显著成功,但以太坊项目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弊端在于,网络带宽过低。目前其带宽仅为约 14 TPS,远远无法满足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全球扩展需求。
以太坊 2.0(ETH 2.0)是一项重大网络升级,旨在以不影响去中心化特性为前提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安全性与能源效率。根据开发人员的设想,ETH 2.0 的第零阶段将正式推出一套用于测试权益证明共识算法的过渡平台。
在本文中,我们将共同探讨这项于 12 月 1 日发布的更新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ETH 2.0 的四个阶段
大多数经济活动与智能合约将继续运行在原始以太坊网络之上,意味着 ETH 1.0 与 ETH 2.0 将并行推进。开发人员目前正在尝试将 ETH 1.0 负载迁移至 ETH 2.0,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 ETH 2.0 负载无法迁移回 ETH 1.0。
ETH 2.0 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太坊的货币政策——其年通用率有望低于 1%。在此次转型之后,以太坊网络上的原生资产有望成为重要且可靠的价值载体。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坚信,网络参数的显著改善将要比大多数人的预想还要早得多。
他在最近召开的 Reddit AMA 会议上表示,“合并 ETH 1.0 与 ETH 2.0,权益证明使得网络性能有提高至 100000 TPS 的可能。我们预计 ETH 2.0 的更新要比 ETH 1.0 更快、也更加有序。”在此次会议上,他谈到了 ETH 2.0 两年过渡期之后自己对以太坊发展的预期与展望。
他还回顾道,ZK-Rollups 技术已经可供用户使用。此项技术能够提供高达 4000 TPS 的处理性能,借此将交易成本降低至以太坊主网络的百分之一。
今年 9 月,这套 T2 层解决方案被整合至稳定币发行机构 Tether(USDT)当中,用以提供压缩 ETH 交易、ERC-20 代币与智能合约支持功能。Tether 与 Bitfinex CTO Paolo Ardoino 当时表示,“ZK-Rollups 技术是目前最全面、最具优势的规模扩展解决方案。它能够将数据保留在主链之上,而不必依赖于其他侧链。”
那么这一切将如何发生?答案就在以太坊 2.0 的四个阶段当中。
第零阶段:信标链,旨在检查权益证明算法的性能。
在此阶段,虽然其中将使用真实的以太币,但网络主要以自然状态接受常规测试。在第零阶段框架内,权益证明将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利益相关者集合的管理、利益相关者资金管理、随机数生成器帮助选择区块生成器与权益监管者